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包装印刷企业面临着多维度的立体竞争。对外,要拼价格、比质量、赛服务;对内,则需严控成本、节能降耗、挖掘潜力,并高效整合人才、物流、信息流等核心资源。其中,现场管理作为企业内部运营的基石,其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与盈利能力。
要想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游刃有余,包装企业必须具备“三只眼”的视野:一眼盯政策,一眼看市场,一眼抓现场。现场,正是将前两者转化为实际效益的主战场。本文以软包装企业为例,分享包装印刷厂迈向卓越的“八项基本功”。
一、以订单为核心,严保质量与交付
包装印刷具有“按需定制”的特殊性,直接承载客户的品牌形象,绝无互换可能。一切生产活动必须围绕订单展开,确保产品品种、质量、产量、交期全面达标。任何质量瑕疵都不仅是产品报废的损失,更可能涉及设计专利的风险与额外投入。
二、聚焦成本控制,推行精益生产
成本是企业的生命线。必须坚决杜绝浪费,积极采用新工艺、新技术,并鼓励技术革新与合理化建议。例如:
上机前精心打样,避免因色差导致整批质量损失。
科学规划生产,尽可能将印刷、干复等工序集中进行,以节约能源消耗。
三、强化定额管理,减少资金占用
通过精细化的定额管理,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。推行及时采购策略,减少库存与资金压力。具体操作包括:
根据订单和工艺损耗,精确计算油墨、粘合剂、溶剂等辅料的需求量。
在挤出复合等工序中,精准计算粒料用量,从源头控制成本。
四、加强技术培训,提升团队战力
人员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。持续的技术培训与经验分享,能不断提升团队的技术业务素质,为稳定生产和工艺创新奠定人才基础。
五、优化专业体系,确保高效协同
完善并强化工艺、质量、设备、计划、财务、安全等专业管理体系。确保各职能模块既职责清晰,又能协调有力、高效联动,形成支撑现场管理的强大合力。
六、严格过程控制,实行标准化作业
软包装产品的质量往往具有“不可修复性”,一旦出错,基本只能报废。因此,必须实行标准化管理,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标准,做到“事前控制”。关键控制点包括:
挤出复合产品的剥离强度。
印刷产品的色度偏差。
镀铝薄膜的厚度等。
七、完善可追溯性,实现精准管理
建立完善的可追溯体系,确保人流、物流井然有序,信息流及时准确。一旦出现客户投诉,能迅速根据产品信息追溯到原材料批次、生产时间、生产班次、操作工等全流程信息,实现问题的精准定位与快速解决。
八、推行5S管理,夯实安全文明之基
保持现场整洁、有序、安全,是高效生产的基础。经过无数企业的实践验证,扎实推进以“整理、整顿、清扫、清洁、素养”为核心的“5S”管理,是企业实现现场管理持续改进最有效的“基本功”,能为以上所有工作的落实提供最佳的环境保障。
(信息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删除)
|